欧阳询书法

2024-05-27 -

《虞恭公温彦博碑_虞恭公温公碑_《虞恭公温彦博碑》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虞世南自称“随心所欲,不拘纸笔”,他也能写出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所写的《徐州刺史方彦潜碑》即是他的隶书。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笔法圆润犀利,“如草中惊蛇,如云中闪电,如金刚怒目,如壮士挥拳”。竖钩等笔法仍是隶书。他的《华都寺禅师舍利塔铭》、《禹贡公文彦博碑》、《皇甫旦碑》被称为“唐楷之最”。他的楷书在用笔、结构上都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对初学者来说最为方便。后世流传下来的“欧阳构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总结出来的构字规则。 他的行书《张翰栖思图》遒劲有力,墨迹世代相传,尤为珍贵。欧阳询之子欧阳通承袭了家族书法传统,父子二人均在书坛享有盛名,被称为“大欧阳、小欧阳”。小欧阳的《道隐先生碑》隶书风格更浓,但过于凌厉,不如其父含蓄。

欧阳询的书法在隋朝就已经名噪一时,并誉满海外。到了唐代,他的书法更是成熟完美。但欧阳询本人并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还继续钻研碑刻、临摹书法,力求完美。

一次,欧阳询外出游玩,看见了西晋书法家索敬写的一块章草石碑。他看了几眼,觉得一般般。后来他想,索敬既然是大书法家,他的书法肯定有自己的特色,我为什么不仔细看看呢?于是他站在石碑前,反复研读,才发现其中的深奥和奇妙。欧阳询在石碑旁坐卧,琢磨了三天三夜,终于领悟了索敬书法的精神,他的书法更加完美。

楷书是欧阳询最得意的作品,创立于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

他所创的“欧阳询八秘”书法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启发了明代李纯、清代黄子渊关于八十四种结构方法的著作。他的“八秘”是:(点)如高峰坠落的巨石;(横枪)如天上新月;(横)如千里之外的云阵;(竖)如活了千年的枯藤;(劲枪)如倒悬悬崖的劲松;(曲)如万斤之力的弓弩;(左笔)如利剑,斩断犀象之角獠;(右笔)一挥常写三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