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葬礼仪知识有哪些?

2024-04-28 -

农村丧葬礼仪知识共有10点:

1、入殓俗称“入木”或“入棺”。 各地的名称不同,做法也不同。 家里的老人得到了新衣服,有的还要把衣服留在家里3天、5天甚至更多。 亲朋好友来吊唁时,也要吃面条。 有的地方有饺子,有的地方甚至有还没煮熟的饺子。 至于意思,他们都明白。

2. 到寺庙报到。 在农村,老人去世的晚上,儿子会去祖坟告知祖先家里有人去世了,然后准备丧事。

3、烧头纸。 家人去世后,应将死者移入堂屋,脚朝内,头朝外。 床前应放盆烧纸,以便有人前来参拜。

4. 哀悼。 葬礼前,许多死者的家人和朋友都会前来吊唁。 根据地位和关系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有的要鞠躬,有的要下跪,有的要行礼。

5.道路牺牲和金钱支出。 在农村,丧事结束后,吊唁的客人必须在途中再次告别,这就是告别的意义。 最后,大家散去,娘家也会跟着去墓地,给送葬队伍带来一些食物。

农村丧事流程视频_农村丧事规矩_农村丧事礼仪知识

6、拉孝布。 也就是穿丧服。 在农村,根据关系,有的人只需要戴丧帽即可。 如果距离很近,则需穿白色丧服、白色打底裤、白布绑鞋,通体洁白。

7、送葬。 这是葬礼中最悲惨的一幕。 死者家属会请民间歌班演奏哀乐。 孝子们会举着死者的照片走在前面,亲人们也会放声痛哭,表达哀思。

8、开土。 也就是说,埋葬亲人时,其他人不能触动坟土,孝子必须先挖几遍,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9. 圆形坟墓。 出殡后第三天,死者家属到坟前围坟,意思是把坟墓堆得尽可能大。 这也说明了发财的意义。

10.烧七。 农村有这样的习俗。 葬礼结束后,年满七岁的孩子们都要为死者“烧钱”,意思是希望亲人在泉水下有钱。 一般大家都会烧“五七”,然后继续“烧钱”。 周年纪念日”,然后一家人慢慢恢复正常生活。

为什么中国农村的丧葬仪式如此隆重:

在中国传统社会,隆重的葬礼是表达悲痛、寻求心理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人的去世是最大程度的心理创伤。 悲伤需要发泄,但不能过度发泄。 那么,这种仪式如果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的话,机会就会充足但不过分。

强烈的心理刺激,让很多人形成强烈的愿望,想要为失去的亲人多做、多做事。 然后葬礼就是为死者守夜、擦身、穿衣、烧纸的机会。

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为了活着的人做的,不是为了给外人看,而是为了死者家属和活着的人,以此来减轻悲伤的程度。

而且,在葬礼上,亲朋好友前来吊唁、陪伴、一起哭泣、一起哀悼,这有助于死者家属找到心理支持,因为当他们遇到巨大困难时,亲友都在身边帮助他们。陪伴他们。

我国古代的丧葬仪式主要分为丧礼、丧礼和丧礼三个部分。 这三种礼仪各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农村丧事流程视频_农村丧事规矩_农村丧事礼仪知识

1. 葬礼

古代人去世后,家人会把他脱下内衣,换上新衣服。 这种新衣服也叫裹尸布。 当死者还呼吸着最后一口气时,家人会坐在死者周围,并在他的嘴和鼻子之间放一块棉花。 ,当棉花不动时,就说明它已经消失了。 然后将准备好的珠宝玉石放入死者口中,招魂仪式就开始了。 主持招魂仪式的人会爬上屋顶,挥舞死者的裹尸布,向着古人认为的阴间的方向喊一声某某回来。 三声后,表示灵魂已附着在衣服上,然后将衣服披在死者的身上。 然后你就可以给你的亲友发讣告,等待他们的吊唁。

2. 葬礼

按照古规,棺材要在家中放置三个月,然后由占卜者确定下葬日期。 最后,将通知客人安葬日期。 下葬前一天,棺材要搬到祠堂停放在家里。 死者的后人会在这一天痛哭流涕,然后举行祭奠仪式。 下葬之日,发旧车时,亲人要按轻重顺序排列,宾客则尾随其后。 到达目的地落棺时,其他人都要跪下,用额头触地,以表达哀思。

3. 哀悼

入棺后,儿子们必须禁食三天,并在临潭附近的临时茅草屋里睡了11个月。 女儿们必须为父母守孝三天。 如果结婚了,回娘家办丧事后就可以回婆家。 下葬后,要为死者设立灵座,供三件安魂祭,并在灵座上放置食物。 迟早,就没有必要哭泣了。 最后,新神被迎进祠堂,与祖先一起祭祀。 丧事十三个月后,孝子就可以开始吃苹果,二十七个月后就可以开始喝酒、吃肉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