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称大部分省份墓葬仅够使用10年.doc
民政部表示,大多数省份的墓葬只够使用10年。 民政部101研究所昨天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殡葬业发展报告》绿皮书表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葬将在10年内耗尽的背景下,目前,大城市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殡葬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绿皮书主编李伯森表示,墓地价格虚高是当前殡葬行业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墓葬价格虚高,群众安葬负担重,土地供应压力较大。 民政部:中国很多省份的坟墓只够使用10年 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每年约有800万人死亡,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还在逐年增加; 在大多数省份,所有现有坟墓将在10年内用完。 “新时代殡葬必须突出节约土地和生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说。 《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缺乏一套完整的衡量殡葬改革成效的指标,导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火葬率、骨灰入棺复葬等问题,以及偷尸卖尸的道德沦丧。 例如,近年来在广东、广西边境地区,发生了一系列近年来跨省盗窃尸体、贩卖尸体以火化方式的案件。 张世峰表示,我国火葬率已从前几年的51%下降到现在的40%以上。 有些地方追求火葬率确实有些过分,但推广火葬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基础。 绿皮书指出,201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殡葬消费为1519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约1万元,郊区居民人均消费约1.8万元; 人均土葬消费约为27644元。 其中,城市地区人均消费7万元,郊区人均消费4750元左右。
可见,2014年,北京居民人均殡葬消费达42837元,而城镇居民则高达8万元。 其中,墓地消费占城镇居民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虽然公墓成本较高,但相对便宜的生态节日地葬却被市民忽视。 近两年,北京整体生态节庆地埋率仍不足10%。 南京首批126座壁葬墓已售罄。 由于民政部表示,不少省份的坟墓只够使用10年,为了揭开生命最后阶段的神秘面纱,南京市殡葬管理办公室近日组织40名市民前往南京市殡仪馆等访问过。 此次走访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反响。 走访中,一些市民表示,他们已经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 通过走访,我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火化场现场看不到烟囱。 昨天的参观路线包括南京殡仪馆的营业区、告别区、灵堂区和火化区。 下午2点,两辆公交车载着40名市民抵达西天寺南京殡仪馆。 此次前来参观的市民中,80%以上都是老年人,只有少数中年人。 参观时大家期待的更衣室并未对外开放,但先进的尸体火化室同样令人震惊。 工作人员在现场开辟了焚烧室供市民参观。 记者看到,焚烧房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狭窄”,反而里面的空间非常大。 穿过铁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运送尸体的“铁床”。 铁床直接通向火化炉,这是一个几乎密封的装置。
在火葬场里,经过1000多度的高温处理,人的生命最终化为灰烬。 据介绍,这些焚烧房目前均采用电子控制,既环保又安全,工作人员只需按按钮即可操作。 现场所有火化炉都没有明显的烟囱。 工作人员表示,焚烧产生的烟尘全部通过地下管道排放,经过环保处理后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坟墓只够使用10年。 本月底还将推出126套墙葬墓。 近年来,花葬、树葬、河葬等生态殡葬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南京殡仪馆去年开始试点推广墙葬。 得到了很好的回应。 昨天,记者看到,所谓墙葬,就是埋葬一座用三维墙体雕刻而成的坟墓。 最大的优点是节省土地。 不过,由于中国人历来崇尚土葬,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南京殡仪馆于2014年5月推出的第一批126座墙葬墓反响非常好,目前已经售罄。 “墙葬是一个便捷的项目,节省土地,环保清洁,解决了墓地昂贵的问题。” 在现场,殡仪馆礼仪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南京市殡仪馆墙葬收费标准为9800-19800元,价格在19800元至3万元之间,比普通殡仪馆低很多。墓地费约3万元。 墙葬的价格主要体现在墓葬的位置上。 “能够接受这种埋葬方式的人,通常都比较有环保意识,或者死者生前曾要求薄葬。” 该负责人透露,南京殡仪馆二期还将推出126套墙葬墓,预计本月底完工。 ,经物价局审核后方可出售。
探访结束后,一位70多岁的阿姨告诉记者,她最后的人生道路终于清晰了。 她决定以后为自己选择墙葬。 “不和活着的人争土地,又经济又干净,太棒了!” 济南市近2000个“无主”坟墓呼吁家属回来祭奠。 清明节临近,济南公墓又将迎来一轮清明高峰,但注定有一些坟墓等不及家人前来扫墓。 据了解,目前济南有近2000座坟墓已超过20年管理期限但未续缴管理费,成为“无主坟墓”。 这些无主墓地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现状:近2000座坟墓没有管理费。 玉寒山陵园始建于1987年,陵园管理期限为20年。 2007年,墓地迎来了第一批过期坟墓。 从那时起,管理人员发现,有很多墓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清扫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人认领的坟墓会越来越多。 “自2007年以来,墓地逐渐达到使用年限。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万个墓地的使用年限达到20年。目前,已有8000多个墓地缴纳了管理费,但仍有近2000个墓地尚未缴纳管理费。”没有家人来看望,管理费也从来没有交过。”雨寒山休憩园工作人员孙先生说,“每次到了祭扫的时候,我们都会在门口立两个牌子,一是提倡文明祭扫,二是寻找过期墓地家属的牌子。 孙认为,可能是由于社会变迁、人口迁移等因素,这些死者家属并不知道墓地已经过期。
由于时间的推移,一些旧档案已经找不到,或者信息本身不完整。 死者家属联系方式发生变化,目前很难联系到死者家属。 孙先生表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愿意将这些过期墓地称为“无主墓”,因为不排除这些所谓的“无主墓”只是因为家人外出而造成的。无法来。 记者了解到,在济南市的几家商业墓地中,大部分还没有达到20年的有效期,因此这些墓地尚未出现无主墓的问题。 然而,1989年建成的玉顶山公墓已经过期坟墓。 “2011年以来,一些墓地陆续到期。不过,这些墓地基本都续签了管理费,没有续签的数量很少。” 玉顶山陵园一名工作人员说。 处理办法:墓地一般不搬迁无主坟墓。 根据《山东省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墓地超过20年且逾期未缴纳管理费的,将按无主坟墓处理。 据玉寒山墓园孙先生介绍,目前墓地管理费的收费标准是:原价1万元以下的墓地每年180元,原价1万元以下的墓地每年300元。元。 记者查询发现,这也符合2010年济南市物价局对雨寒山陵园过期墓葬的墓葬保护管理费标准。 那么对于逾期未缴纳管理费的“无主墓”该怎么办呢? 玉顶山公墓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人数很少,所以没有太大麻烦。 对于这些罕见的“无主墓”,他们暂时维持现状,没有进行处理。
玉寒山公墓的孙先生也表示,殡葬管理条例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理办法,所以他们就对这些没有按时缴纳管理费的“无主墓”不予理睬。 “我们不会把这些‘无主墓’搬迁,平时也可以统一看护,但我们不会对这些‘无主墓’的墓碑和墓葬的损坏进行修复。”孙先生说。于寒山陵园说道。 逾期最多的是一些2007年就到期的“无主坟墓”。“近2000座逾期坟墓,按照每年180元的管理费计算,每年拖欠的管理费将在30万元以上。” 专家分析:人口迁移可能导致无主坟墓增多。 玉寒山墓园的孙先生认为,这些无主墓的出现主要是受到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殡葬管理规定规定,如果逾期不续缴管理费,可以视为无主坟墓,但我们还是希望拭目以待,也许会有一些家属回来看望这些死者,或者了解信息回来交管理费。” 孙先生表示,一些搬到其他地方的墓地家属可能会回来。 “墓地相对固定,死者可能埋在家乡城市,但他的家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另一个城市生活和工作,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 全球殡葬研究所所长鲍源表示,“城市墓地的相对固定性和人群迁移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很多人扫墓时面临冲突。有时间就会来,没有时间就会来。”不会的,他们不会的,这就是许多墓地开设代他们扫墓业务的原因之一。” 鲍元认为,孩子们可能还记得父母的坟墓在哪里,但到了第三代、第四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距离的因素,关系淡化了,他们可能连“上坟”、祭奠的机会都没有了。代表他们。 没有他们,墓地就变成了“无主坟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