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南江熟记“旅游经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南江县紧扣省委“一核五带”文化和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立县、强文旅、绿色崛起、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打造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天府旅游名县为抓手,坚持时间、空间、产业、理念深度融合,持续打磨光雾山五个金字招牌。 “山水、溶洞、人文、红色、健康”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先行区建设。
“看九寨沟的水,光雾里看山,不看尽山水,就不算在四川。” 说起四川南江,就不能回避光雾山。 “亚洲最长的红地毯”、“世界最大的红叶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有太多的“美誉”。
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 位于成都、西安、重庆的几何中心。 是川陕渝鄂旅游“金三角”。 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之一。 区建设试点示范县。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一夜寒流,汉朝四百年何来存”的典故在南江上演; 南江也有“巴山夜雨有时涨秋塘”的记载。 南江是红四军在四川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 它是全国第二大苏区的中心。 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领袖曾在这里战斗了两年多。 2.2万名南江儿女加入了红军。 拥有世界级旅游品牌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级旅游品牌11个。 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 乡”。
在9月25日召开的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南江捧回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牌——全省第二批“天府旅游县”。 这既是对南江文化旅游发展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
“天府旅游县的成功创建,是带动南江县经济突破发展的绿色引擎,是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东北地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要机遇。四川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对于南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南江县委.
依托生态背景
构建全区域旅游综合发展格局
今年6月,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会提出,各地要构建“全域布局、全产业支撑、全方位服务、全方位服务”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所有人共享”。 7月,四川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启动。
南江是天府首批旅游名县候选县之一,也是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作为当地“顶级景区”,光雾山如何在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从“景区”到“全域”,南江县始终高水平布局,构建多业态旅游格局。 遵循“南北并进”的思路,大力发展以“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为龙头景区的北方生态旅游。 产业集群和以玉湖长滩、云顶茶村为代表的南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辐射周边民宿、休闲、山地运动、温泉度假村等产业发展。
“依山傍水,夏清凉”是本地打造的避暑旅游品牌,也是南江县全域旅游的新名片,其中光雾山是其核心招牌。 今年7月17日,第十一届全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南江县光雾山风景区隆重开幕。 节日期间,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舒心行走四川·光雾山避暑山庄”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阿一”自驾露营之旅等特色主题活动。 “舒适漫步四川·光雾山避暑山庄”启动。 据了解,光雾山每年的暑假时间从6月下旬持续到9月中下旬。 目前基础服务及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拥有宾馆酒店300余家,可同时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
近年来,南江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重点建设旅游小镇和特色乡村,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南江依托生态背景,点点成线,形成了综合旅游发展格局,推出了多条优质旅游线路。 如今,处处风光的南江已拥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世界级品牌,并先后荣获南江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10个“国字号”品牌。 拥有四川省旅游强县称号,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目前,南江已拥有光雾山、米仓山、云顶茶村、玉湖长滩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正在加快全区文化旅游发展“一城、两线、五区、多点支撑”的发展布局,最终实现全南江开发。 都可以游泳。
乘坐乡村旅游快车
10万人分享旅游红利
当前,四川省正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 以此为契机,南江县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森林康养目的地、旅游经济强县。 加强向北向汉中、西安,向东向达州、重庆,向西向南充、广元、成都拓展,融入国家和省级精品旅游线路。
南江县借助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完善乡村道路、村民住房、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 自驾游客、骑行爱好者深入南江县乡村,领略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 与此同时,不少村民还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开设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 乡村旅游给巴山深处的村民带来了实惠。
乡村文化旅游节来到南江恰逢其时。 巴中(南江)风景名城、风景名镇、风景名村一体化的全域旅游成绩突出,文化旅游经济促进脱贫攻坚成效显着。 此时的南江是一座山水画廊,巴蜀文化吸引着各界游客。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南江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3亿元。
目前,南江已在全县30个乡镇全面部署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带动近10万人吃上“旅游大餐”,走上致富之路。
创新体验形式
谋求文化与旅游融合新发展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 在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南江县积极融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怀旧文化“三种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背负着天府旅游名县的金字招牌,南江也为文化旅游发展制定了小目标:力争一年内成功创建光雾山风景区国家5A级景区,力争成功两年内将南江建成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 全球旅游示范区。
为了实现小目标,南江到底做了什么?
南江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域旅游总体定位上,南江坚持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提升世界地质公园美誉度。加快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到2021年,基本实现旅游发展全球化、旅游供给高质量、旅游管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品牌”、擦亮“古道画廊”旅游名片。 举办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开展系列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优化文化旅游线路,将光雾山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示范区,牵头创建川东北天府旅游县联盟,加大宣传营销,放大“品牌效应”,提升南江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化“传承”,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名片。 深入挖掘米仓路文化、巴人文化、巴山北二格非遗文化、山歌文化等文化内涵,推动市场化、常态化经营,打造米仓路、“巴山夜雨”等品牌。
让“生态”美丽,擦亮“森林养生”假日名片。 加快光武合谷国际森林小镇、米仓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项目建设,建设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区1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康养之家2个、各类康养院15个。优质的健康和养生场所。 提升“知梦西乡”、“醉人玉湖”等乡村旅游品味; 加快米仓古镇、关坝等4个镇建设,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镇、2个省级镇。
更加“绿色”,擦亮“秦巴特色”的行业名片。 结合“秦巴特色”产业绿色、富硒、有机特点,推进以南江黄羊、金银花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龙头的“秦巴特色”有机谷基地建设,推动南江黄羊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农业旅游产业示范园的建设,将使更多的农业旅游产品贴上“南江制造”的标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夯实“基础”,擦亮“最美县城”迷人名片。 聚焦可达性,加快南江通用机场、汉巴南铁路、米仓大道等旅游交通重大项目建设; 以舒适为中心,全区开展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 以安全为中心,在全地区开展“厨房革命”; 统筹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段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共创”,坚持景区与城市融合,着力打造宜居宜居的魅力南江。旅行。
提升“体验”,擦亮“家外之家”服务名片。 发展山地度假、暑期游学、温泉疗养、漂流、玩冰、赏雪等旅游新业态,弘扬根雕、舀纸、藤编等传统技艺和春语等表演艺术将茅山歌等融入景区、度假区,继续办好光雾山红叶节、鱼节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丰富“梦幻光雾山”等夜游项目,不断提升“体验指数” ”,刺激文化旅游消费,加快创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的地旅游经济强县、森林康养县。 (李宁月旭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