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大师白教你学楷书
白蛟先生是现代书法大师。
最近有人评价白娇:
有句话说,“三百年后,老人又回来了”。
白蛟先生擅长草书。
这与他启蒙时期的楷书基础是分不开的。
相传白蛟先生年轻时曾临摹过《九成宫图》。
放在阳光下,可见其与字帖重叠。
由此可见他在楷书上的用心之深。
白郊先生曾编著一本《楷书引经据典目录》。
旨在为书法学习者指明楷书学习的方向。
这确实是初学者的指路明灯。
全文如下:
隋
《龙藏寺碑》:此碑为欧、朱先祖所立,但不受任何规矩所拘束。
丁道虎《齐法寺碑》:无六朝遗俗,为欧、朱先祖。
《苏小慈墓碑》可供研究欧阳修、朱熹之人参考。
▲
(隋)《苏孝慈墓志》
智永《千字文》:智永所著《千字文》存世量多,有楷书、草书,其书法有章法,但偏女性化。
《董夫人墓志铭》篇幅紧凑,深邃典雅,略带内敛。
欧阳询的《姚卞墓志铭》可供学习欧阳书法参考。
唐代
欧阳询《皇甫俊碑》、《禹共公温彦博碑》、《姚共公墓志》:此三件作品与《姚卞墓志》一样,都是学习欧阳询书法的辅助品,可以作为参考。
至于楷书《千字文》和《黄爷和尚碑》,则均为伪造。
《九成宫醴泉铭》的结构比较松散,不如《花都铭》那么紧密,但却十分规整圆润。
我从这里开始研究欧阳修,后来又转向研究《花都观》。
花都寺永和尚舍利塔碑文:此为欧阳询书法之杰作,结构严谨。
欧阳询的其他楷书、行书均可在书法作品集中找到,其草书有《千字文》,可用方笔书写。
俞世南《孔庙碑》:俞氏书法之极品。存世二种,一为元代山东成武本,一为宋代王延超重刻陕西长安本。现存最佳本为临川李藏唐拓本,由有正刻印。日本书道馆藏两本,可作参考。
这块“孔子纪念碑”是禹代书法家所仿制的,十分精美。
昭仁寺碑为俞氏早年所书,或为王叔嘉所书,行书碑文见于阁帖第十九行。
《汝南公主墓志铭》的行草书,大概是米老所写,但却格外优美。
▲
禹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唐代)
褚遂良的《和尚碑》是楷书之最,骨力最强,体势最凝重,学唐人书法,比欧阳询、余永的腐朽程度要小。
上述三部作品《方良公碑》、《义阙佛堂录》和《倪宽赞》都是研究朱文的人可以读懂的,《义阙》的字最方大,略显生硬,《倪宽赞》的笔画缺陷较多。
《三藏序》有通州本和雁塔本两种版本,通州本严谨,雁塔本自由。
从此,我开始向楚人学习,抄写了《孟僧碑》,并参考了《龙藏寺碑》。
林旺拥有真迹兰亭集序,其其他行书、楷书书信均可在格帖藏品中找到。
《枯木颂》也是米老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一幅书法作品。
据考证,《善才寺碑》为魏其吾所撰,亦为研究朱学之人的参考资料。
薛吉的书法作品《星星禅师碑》等传世之作寥寥无几,所藏书法作品中,仅有孙权的一幅据说是薛吉所写。
欧阳通《道隐先生碑》:字迹深邃,师从小欧阳通,师从大欧阳通,北碑为楷模。
张旭《郎官石柱录》:书法的结构、气氛,虽超出一般唐楷书,但其深度、气势却不如欧阳修、余成等人,这是由于二人功力上的差别所致。
▲
(唐)张旭《郎官石柱记》
荆轲《王先生砖塔铭》:学欧阳修的书法,若觉得枯燥,偶尔可以临摹三五张,因其笔法飞扬,能开阔眼界,但不必专研,轻松就能学到婉约的韵味。
颜真卿《无锡复修颂》、《广陵李俊茅山玄静先生碑刻(有序)》、《颜家庙碑》、《郭家庙碑》、《扶风文庙碑》、《颜勤礼碑》、《东方朔像赞》、《元结碑》、《麻姑仙坛记》、《广平文真公宋敬碑》:颜氏楷书,无韵味,但豪放豪放,读书人必去其弊端。颜氏书法流传碑最多,如《多宝塔应碑》,其字迹,实与经学士、文士字迹相似,工整无比,在科举时代大为流行,实与“甘露帖”同出一辙。 其它作品如《八关斋会报德录》、《仙玉离堆录》、《竹山录诗》、《访金天王庙铭》等均可参考。行书如《送刘太冲序》、《三表》、《争席》、《告叔帖》、《祭侄稿》、《才名远》、《马病》、《鹿干》等帖。《告叔帖》、《祭侄帖》、《竹山录》等,日文均有原件影印本。《麻姑仙坛录》是颜氏楷书的最好范例。 其他《李元景》、《颜家庙》、《郭家庙》、《颜勤礼》、《东方说赞》等作品也值得借鉴。
柳公权《玄秘本名》与《李圣慎道碑》:学柳公权的书法,要去其弊端。《金刚经》与《魏公献妙碑》:从少习性上讲,《金刚经》其实比《玄秘塔》好。
裴秀《龟峰定慧禅师碑》:“宣密塔”因文人众多,已趋俗化。学刘时,宜以此为中心,并参考其他书法作品。裴秀怀疑此碑作者是柳公权代笔。
徐浩《大和尚碑》、《不空和尚》:徐浩书法甜腻,行书《龙城石刻》等。
▲
(唐)徐浩《朱巨川任书》
尹令敏《裴敬敏碑》:书法介于欧、朱之间。
魏精武公李敬碑,王志敬所著。
薛继《升天太子碑背》:有钟绍敬、薛继、项王旦等人著,另有薛继所著《武后上仙记》。
窦高《京兆大师碑》。
张从忠《茅山玄静李汉光先生碑》:楷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